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以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,“财经e友”调研实践团奔赴黄河流域,先后深入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、章丘区相公镇桑园村,开展为期十天的“数金护航?财赋黄河”主题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。
团队紧扣黄河文化传承、金融知识普及、数字金融推广等关键任务,以五大行动为支点,构建校地协同、守护黄河、助力振兴的实践版图,用专业与热忱书写青春答卷。
【调研数币惠三农 金融赋能添动能】
数字人民币推广是激活乡村金融“一池春水”的重要引擎。实践团分阶段深入基层:前六天进驻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,覆盖社区全域,深入企业、居民院落等场所,全面掌握数字金融及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现状;后四天转至章丘区相公镇桑园村,精准摸排数字金融落地情况,同步推进宣传工作。
调研发现,多数村民认可数字人民币安全性,但受年龄结构、文化程度等因素制约,对新兴支付方式接受度有待提升,尤其在智能手机操作方面存在短板。针对此,团队依托专业教师指导编制的宣传手册开展工作:一方面系统普及相关知识,阐释其安全可靠、实时到账等核心优势;另一方面开展现场实操教学,演示APP下载安装、账户注册等流程。通过持续推广与指导,有效提升了当地数字人民币普及应用水平,推动数字金融服务在基层实质性落地。
【宣讲黄河千年韵 守护法规入民心】
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》是守护母亲河的法治盾牌。实践团紧扣黄河文化传承与法治保护双重主题,推动相关理念深植人心。
实践团首站走进杨庙社区黄河奋斗馆,系统学习黄河治理历程、生态保护成果及沿岸民生变迁,体悟“黄河宁,天下平”的内涵,梳理其中蕴含的治水智慧与生态理念,为后续宣讲奠定基础。
在此基础上,实践团分赴两地开展专题宣讲。在杨庙社区,以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”为切入点,通过展板呈现黄河流域历史脉络,解读“母亲河”孕育的文化瑰宝;同步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》相关条款,用通俗语言解析法律要义,引导村民将文化认同转化为保护自觉。在桑园村,宣讲立足“黄河文化与地方文脉共生”视角,依托古河道遗址与村史馆,讲述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对当地的滋养;针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》,重点解读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条款,推动法治理念与文化自觉同频共振,凝聚“守护母亲河、传承家乡文脉”的共识。
【开设财经启蒙课 少儿财商渐养成】
为填补乡村幼儿财商启蒙教育薄弱环节,实践团聚焦幼儿认知特点,在幼儿园精心开设财经启蒙课程,助力幼儿加强价值认知与规则意识。
课程实施中,团队结合幼儿年龄特征与生活场景设计内容。在桑园村幼儿园,以“认识物品与交换”为主线,通过动画演示、“玩具分享”情景游戏等形式,引导幼儿感知物品用途与交换意义。实践过程注重互动引导,帮助幼儿区分“日常所需”与“偶尔想要”,培养基本判断与选择能力,为乡村学前教育提供积极补充。
【养老反诈筑防线 权益守护暖耆年】
为切实保障乡村老年群体合法权益,实践团聚焦养老领域诈骗防范,在杨庙社区与桑园村开展精准化反诈宣传活动,织密织牢乡村养老反诈防护网。
宣传工作中,团队结合两地老年群体特点采取针对性举措。在杨庙社区老年活动中心,围绕“养老保健品诈骗”“虚假投资”等高发案件,通过案例剖析、情景还原等方式揭露诈骗套路;总结提炼“三不原则”,协助老年人安装反诈预警App并讲解使用方法。在桑园村,围绕养老反诈主题,结合农村生活场景讲解“大额支出必告知子女或基层组织”等避险技巧,用方言通俗解读,借助“身边事教育身边人”增强实效;同时与老人面对面交流,了解其信息接收习惯与认知程度,为后续精准开展反诈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。
系列活动既提升了乡村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与识骗能力,又通过机制建设巩固成效,为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、营造安全稳定的乡村环境提供有力支撑。
【情暖养老服务中心 爱心传递暖夕阳】
“财经e友”调研实践团在开展实践期间,以系列敬老服务行动践行青年担当,为基层养老事业注入青春力量,彰显了青年服务基层的责任与作为。
实践团于杨庙社区幸福食堂开展志愿服务。成员们分工协作,高效完成蔬菜清洗、食材切配等餐食准备工作,保障食堂有序运转;餐时主动承担分发任务,重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,期间与老人们亲切交流,关切询问身体状况与生活需求,让食堂充盈温情关怀,将服务切实送到老人身边。
实践团赴桑园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慰问,与一位有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深入交流。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,讲述了入党以来的奋斗故事与心路历程,其对党的忠诚、对信仰的坚守及对家乡发展的关切,令成员深受教育;成员们向老党员介绍了调研项目与实践目标,表达了将所学用于基层建设、助力桑园村发展的决心。
此次系列活动不仅实现了思想传承,更密切了实践团与当地居民的联系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,为基层养老事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。
【助学贷款圆学梦 学子奋进有底气】
“财经e友”调研实践团积极开展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,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惠民政策落地生根。
活动中,实践团成员在基层社区设置专门宣传点,向过往村民发放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,针对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、办理流程、资助标准、还款方式等核心内容进行细致讲解,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类疑问,确保政策要点清晰易懂、深入人心。
此次宣传活动,不仅让中国足彩网_必威体育app官网农村家庭系统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,消除了部分家庭对子女求学经济压力的担忧,更为保障适龄学子受教育权利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实践团以专业素养将教育资助知识普及到基层一线,切实为村民排忧解难,用青春力量助推教育公平,让每一位有梦想的学子都能在政策护航下安心求学、奋力前行,为未来发展积蓄充足底气。
【校地共建聚合力 乡村振兴共前行】
校地协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。“财经e友”调研实践团分阶段开展校地共建活动,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发展。
活动伊始,实践团与杨庙社区黄河文化馆完成实践基地挂牌,立足青年学子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,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开展黄河文化相关调研,助力黄河文化传承弘扬。
随后,实践团与垦利农村商业银行举行共建挂牌仪式并签订协议,以基地为纽带搭建人才服务平台,推动高校知识资源与地方金融服务需求精准对接,在金融知识普及、基层人才培育等方面主动作为。
活动后期,实践团与桑园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实践基地共建挂牌仪式,围绕助力乡村振兴目标,聚焦乡村发展重点领域深入交流,明确将发挥专业优势,结合地方资源禀赋,为桑园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系列实践基地的建成,既是实践团深化“三下乡”成效的具体体现,也为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搭建了平台,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与担当。
此次“数金护航?财赋黄河”活动,“财经e友”调研实践团将数字金融创新、黄河文化传承、乡村民生守护深度融合。从田间调研到课堂教学,从法治宣讲到反诈行动,团队用专业知识为黄河流域发展注入“财经动能”。未来,“财经e友”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,让“数金护航”理念在黄河岸边落地生根,助力“财赋黄河”愿景照进现实。